星空(StarSkySports)体育·官方网站-星空领跑体育未来

莲都风华正茂_莲都区_发展_企业-星空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动态

莲都风华正茂_莲都区_发展_企业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2-23 点击:

  

莲都风华正茂_莲都区_发展_企业(图1)

  新春的年味还未散去,一股与时间赛跑的冲劲和拼劲,已经让丽水市莲都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工地建设热火朝天,招聘现场人才济济,特色文旅火爆出圈。

  2024年,莲都成为全省首个实现6个省级鼎类奖项全满贯的县(市、区),全省首批、丽水市首个山区海岛县调出县。今年2月上旬,莲都区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立足“六鼎”新起点,围绕“锚定一条主线、突出五大路径、抓好十项工作”的“1510”总体思路,奋发有为攻坚新质生产力,众志成城挺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这几年,形势变化与外部挑战有目共睹。应对挑战和竞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莲都区而言,能夺“科技创新鼎”,足以见得莲都在“创新驱动”上的重视。

  莲都传统产业阀门,曾被贴上“低端”标签,如今,莲都借“创新”之力推动域内民用阀门向工业阀门转变,实现从低端到中高端、从小口径到大口径的跨越……

  走进替科斯集团丽水流体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专注操作,检查机器功能、设置机组参数、打包巨大的阀门产品。正是这些高端阀门打破了国外厂家的长期垄断,为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莲都助力下,企业还与中国计量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单盘盘阀、调节盘阀等创新产品,应用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等领域。企业总工程师李军表示,替科斯的产品实现“以国代进”,为国内高性能特种阀门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提升了国家能源领域自主可控能力。

  科创的风也吹到了莲都的山乡,打造新时代的“处州粮仓”,同样离不开“创新”。

  在莲都区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用手机实时监控田间数据、精准管理水肥,每亩综合效益提升约300元,越来越多农户尝试起了新技术。目前,莲都已建成4个数字茶园基地、5个数字化蔬菜基地、7个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数字农业工厂和11条农产品智能数字化加工生产线,实现了高端农产品生产的提质增效。

  农业的高效发展少不了优质的种子,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基因芯片作为分子育种的核心工具,却长期依赖进口。为了取得更多农业上的“硬核”突破,莲都区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长三角)分中心,打造国家级现代生物种业实验室和种业科研基地。引进华智种谷智创(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专题攻克种业瓶颈技术,目前华智公司自主研发的液相育种芯片实现了国产替代,已开发50多个物种的100多款育种芯片,为种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历来重视人才、珍视人才的莲都积极探索“共享人才”新模式,推动高校院所专家与企业对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莲都首家实体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绿谷食品健康产业研究院已吸纳高层次“共享人才”17人。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陈跃文还带队组建专项攻关小组,为莲都企业解决难题,合作开发出30余款新产品。

  用得起,也要留得住。莲都聚焦人才链,制定出台了“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和科技新政,打出了一套“引、育、用、留”组合拳。

  创新驱动不是选择题,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去年,莲都区本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均较三年前翻了一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数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新的一年,莲都还将强化教科人融合集成发展,完善“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依靠教育、教育赋能产业”的创新生态链,不断催生新动能的增长点。

  开春之后的“大动作”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它不仅关乎着区域发展的起势,更向外展示了该区域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在不久前举行的莲都“新春第一会”上,“攻坚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汇。那么,如何破解这一发展与改革的双重命题呢?

  莲都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工业领域,迅速召开工业企业新春座谈会。莲都区相关负责人与27位工业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了解经营状况,探讨如何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浙江多乐缝纫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该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销售额达2.5亿元。2025年才开年,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

  “最初我们的产品以传统工业缝制设备为主,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总经理汪明健介绍,2020年开始,企业在缝制设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上狠下功夫,大力研发高端智能缝制设备。现在,企业已拥有国内一流的装配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年生产工业缝纫机30万台,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让新质生产力“长”于山地之间,莲都区毅然转换产业赛道,瞄准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数字经济4个新兴产业领域,以破茧成蝶的勇气,用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协同发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星空体育平台走科创高质量发展路。

  在美丽健康产业领域,由纳爱斯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区域特色植物原料示范种植及提取研用一体化项目构筑了一个集科研、种植、提取、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莲都的地理环境、水、空气,为我们做好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莲都的营商环境也让我们下定决心把项目落地在这里。”纳爱斯集团生态发展事业部总监雷松亮表示,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为当地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

  再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近几年莲都区围绕产业链,集中引进上游项目,做好强链补链工作,并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联动,初步形成了涵盖半导体材料、装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测以及应用端等环节的产业链生态。

  现在,莲都陆续实现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近悦远来。区本级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0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为历年最高,区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执行率创近七年新高。

  新的一年,莲都又设下目标,打造莲都经开区新质生产力百亿产业平台,加速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

  在这场龙影翻飞、锣鼓震天的活动中,长达280米、141节的莲都青林板龙在沉寂了20年后,再次带头昂首启程。西溪板龙、雅里板龙紧随其后,数万市民夹道相迎,超过110万名网友守在直播间线上“围观”,就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海外账号,也分享了这场“出圈”“出海”的文化盛事,推动莲都区非遗蓬勃发展。

  精彩文旅活动远不止这些。春节期间,莲都好戏连台:古堰画乡的油画特展“遇见”系列演艺、NPC互动轮番上演,视听盛宴让游客住下不想走;东西岩举办新年登高迎新活动,通过新年市集、趣味游戏、畲服变装等形式,展示畲族风情,营造浓郁年味;七子楼开展古代游园会2.0版,市集玩出新花样;文化馆新春美术作品融合AI绘画技术,让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火花……假期中,莲都累计吸引游客63.8万人次,接待游客量排名丽水市第一位。

  刘祠堂背历史街区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引入创意茶饮咖啡、汉服拍摄等新业态,这条150多米的老街上,年轻身影越来越多。曹晖是老街一家主打抹茶口味茶饮、冰淇淋、蛋糕创意店的负责人,他们成立的公司与莲都区茶叶主产区大港头镇利山村农户联合,以本地茶制作抹茶,打造属于丽水的抹茶IP。曹晖说:“我们将市场机会分享给上游茶农,让他们就地采摘、就地销售,在我们企业上班的村民每天还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传承非遗瑰宝、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提升文旅吸引力外,莲都还积极破译“留客密码”。2024年,莲都接待全域游客人数超1200万人次、增长5.7%,上榜“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大港头镇被评为省5A级景区镇,创成丽水市唯一的“国字号”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古堰画乡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进入国家评审阶段。

  莲都没有满足当下。在新的一年,莲都将紧扣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赓续历史文脉和红色基因,拥抱互联网文化,以文化大IP促进文旅大融合,提升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感、参与性,让莲都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现在,莲都文旅重点项目紧锣密鼓如期推进。在丽水通济堰文化展示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着搭建脚手架,为建筑物高部位施工做好准备工作。该项目位于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占地约15亩,主要包含创堰、技法、护堰、兴业四大主题展厅和游客接待功能,是全国少有的以古堰渠文化为展览主题的专题展示中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的度假旅游产品,全面打响“水韵瓯江、通济莲都”的地域文化标识。

  与此同时,位于莲都区开潭村的省重点项目——南明湖冰雪大世界建设现场亦是一片火热。项目进入2025年10月试营业倒计时,届时将填补浙西南高端滑雪产业空白,成为丽水文旅的“冰雪名片”。总投资10.6亿元的“处士峰文旅综合体”项目也正式签约,项目首次将宋代处士文化与现代AR技术结合,串联“种植-加工-研学”绿色产业链。

  在莲都,生态价值与产业机遇共振,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共生,一幅“山区共富”的壮美画卷,正迎着春风徐徐铺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